石雕牌坊所用的石材都是全石結構,石頭是比較經久耐用、抗拒風華的產品,古時候有很多的石牌坊至今都保存的完好無損。石頭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厚重,特別是那些粗獷造型的作品,擺在任何地方都顯得硬朗大氣?,F代石材作品大多都是有簡潔流暢的線條,像是一些石雕產品,線條感十足讓人感覺很舒服。
石頭多用于農村牌坊的建造,除了一些園林、廣場鋪裝石材之外,很多大件牌坊龍柱、大型佛像、寺廟等頗有延續(xù)中國古典家具鑲嵌牙、瓷、玉、螺鈿等以作裝飾的傳統(tǒng)。但在石雕牌坊設計風格上卻融合歐美流行的新古典主義手法,就會顯得清雅脫俗。
石雕牌坊作為傳統(tǒng)文化的載體,用它不同的形式記錄了先人對于人生觀、價值觀、倫理觀等方面,現有的認知以及處理方法。牌坊所蘊含的德育思想才是遺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而且已經深刻的融入到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(guī)范里面,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宣揚、對整個中國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生活、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。
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(fā)展和民主法制化進程的推進,石雕牌坊這類文化建設方面也有了特別明顯的進步。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,現今文化建設里面比較突出的難題是道德文化建設,而且經濟發(fā)展與道德文化建設相比起來仍然處于劣勢。在轉型期的中國德育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。